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组织工作

筑强党建堡垒 助推高质量发展

偃师市以党建引领探索“三治”并进乡村治理新模式

来源:河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10日

    


    走进省级美丽乡村偃师市高龙镇陶化店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耸的楼房,一条条整洁的村道,绿意葱茏,花香四溢,俨然一处世外桃源。陶化店村坐落于陶化店水库西岸,从以前的“脏差乱”到如今成为我省首批省级美丽乡村,这是偃师市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进入新时代以来,偃师市以“河洛党建计划”为抓手,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强化大抓基层、大抓支部的工作导向,筑牢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不断推进基层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筑阵地、树旗帜,建强“神经枢纽”


    实施乡村振兴,组织振兴起着基层基础作用,偃师坚持把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作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抓重点、解难点、出亮点,不断推进基层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2019年,偃师制订出台了《关于落实“河洛党建计划”全面强化年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方案》,持续抓好基层党建十项重点任务,办好基层党建十件实事,实施“五星支部”创建,开展城乡支部联星提升“1+1”活动,加强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根本的基层基础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普遍实现政治功能、支部建设、队伍建设、治理体系、基础支撑、保障能力“六个全面强化”。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并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相融合,统筹推进新时代“三新”大讲堂建设。实施“党建示范引领工程”,高标准打造20个农村党建示范点。


    同时,积极发挥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奖补引导作用,投入党建工作专项经费1000万元、党费200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集中提升,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


    抓班子、带队伍,释放“头雁效应”


    乡村振兴,人才是魂。偃师通过实行人才政策,做好“返、育、派”三篇文章,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三农”工作队伍,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实施党组织书记“头雁工程”,制定健全完善“农村党组织书记选拔、教育、管理、考核、奖惩机制”,开展村“两委”干部培训班、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和农村基层党员培训,通过邀请专家授课等形式,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带富致富的能力。


    同时,该市加大村级后备干部建设,每个行政村选拔3-5名村干部后备人选,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实行村干部工作报酬绩效考核制度,对村“两委”班子考核评议,考核情况与绩效挂钩。


    此外,偃师市注重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发展党员,实行入党积极分子镇村联育联管模式,加大从乡土人才、农村致富能手、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把乡村振兴纳入农村骨干党员培训学习必修课,突出“示范”主题,提升组织力与凝聚力,不仅调动了党员带头干事创业、扶贫致富的积极性,也使全村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


    强服务、重保障,筑牢“幸福生活”


    2016年,顾县镇李湾村被定为洛阳市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试点村。李湾村采取村委集资、商户集资和洛阳市扶持发展集体经济奖补资金三种方式融资148万元,建成了商业门面房。201711月该项目正式投用,每年增加集体收入6.5万元。


    李湾村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是偃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在党建引领下,偃师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工作和基层党建的“牛鼻子”工程,推动基层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植养殖基地”。


    产业旺则乡村兴。近年来,偃师市大力构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4395”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产业带动、产城融合、乡村旅游、产业延伸、资产经营、资源开发、有偿服务、混合经营、联合经营等9种发展模式,因村施策,对号入座,走出了一条富民兴村的发展道路。据介绍,今年年底,偃师市将实现226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成立农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完成7个村级集体经济省级试点村增收项目建设,确保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村民富了、村庄美了,集体有钱给群众办事了、村干部工作有底气了,真正助推了农业转型、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偃师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瑞杰表示,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推进,该市还将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坚守初心,勇担使命,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落地落实落细,为偃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