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党史纵览

抗战时期党的学校干部教育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30日

由于战时需要,抗大经常被迫转移,图为边行军、边学习的抗大师生。

由于战时需要,抗大经常被迫转移,图为边行军、边学习的抗大师生。

  抗战时期党的干部教育,分为在职干部教育和学校干部教育两种,两种形式相互补充。当时,党的干部学校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中共中央及地方各级党校,是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的地方。二是各类军政干校和专门学校。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为代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人才和其他各类专门人才。三是各类中等学校。各根据地建立了多所中等教育学校,不仅培养中学生,还培训党的初级干部。

  抗战时期党的学校干部教育取得巨大成功,为抗战胜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人才支撑,是与当时各学校探索和积累的办学思想、办学经验分不开的。

  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

  以抗大为代表的各类干部学校,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服务于夺取抗战胜利和民族独立与解放,是这些学校始终坚持的政治方向。1939年5月,毛泽东为抗大题写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就充分体现了战时需要,为抗日干部学校提供了总的遵循。

  教育为抗战服务,首先表现在战时党建上。当时各根据地党的力量还很弱小,“大量发展党员、夯实党的组织基础”是非常紧迫的任务。各抗日干部学校积极传播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号召学员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制定工作计划,大量发展党员;对党员提出学习、工作要求,按时开会检查。

  各学校在编队和学制安排上,也努力适应抗战的整体需要。例如,军事斗争、民众动员和政权建设是抗战期间党和军队的主要任务,山东干校就分别开设了军事队、民运队、政治队。而从学制上看,当时干部紧缺的形势,不允许学校把干部培养的期限延长。所以,除第5期因反“扫荡”学制稍有延长外,山东干校其他各期均没有超过3个月,最短的仅4周,同时期各类学校亦大抵如此。

  学制的缩短,给教育内容的安排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大批能够实际工作的干部”,就不能设置特别复杂的内容。为此,“少而精”“学以致用”就成为抗日干部学校在安排教育内容时所追求的原则。山东干校在初期只开设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常识、民众运动、抗日军队的政治工作、军事学术科等6门课程,并要求教员授课时不讲空话,只讲问题的中心和实质。当然,教育内容随抗战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后期还增加了“双减”“双拥”“整风”等内容。

  坚持教育与实践结合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调教育学习要与生产劳动、战斗实践相结合,是抗战时期学校干部教育的普遍做法。当时,由于敌人的“扫荡”和物质封锁,许多学校不得不“流动办学”。面对这种局面,各学校变不利条件为有利资源,抓住机会开展实践教学。每到一处,就组织师生深入百姓,张贴抗日标语,讲解抗战政策,建立群众组织;帮助百姓干农活、打扫庭院;邀请驻地群众参加学校晚会、联欢会,不仅赢得了群众的认可,还能筹集到粮食、柴草,改善办学条件。

  这种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在“大生产运动”期间得以发扬,效果也非常突出。1939年,“抗大”响应党中央“生产自救”号召,要求全体教职员和学员开垦2万亩荒地,生产粮食6600石,生产床单、棉衣各5000套,每人生产若干双鞋袜和绑腿,全校全年所需肉、菜也需自己解决。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劳动,基本上完成了原定任务。学员通过一面学习一面生产,既学得了革命理论和抗日救国的道理与方法,又学得了生产技术,改善了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提高了思想觉悟,培养了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针对学员思想基础、文化基础、军政素质不一的情况,许多抗日干部学校坚持“因材施教”原则,采取了许多实用性强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老师只印发少量讲义或讲课提纲,启发学员自觉思考问题;案例式教学法,授课追求形象生动,善于结合身边事例讲解革命知识,如用鸡蛋孵小鸡的例子说明“量变到质变”的道理,等等。有的学校不仅在方法上有创新,在方式上也进行了转变,如根据学员水平不同开展分级分类教学,对军事素质弱的重点讲军事知识,对政治水平低的重点讲政治常识,对文化底子薄的开展识字运动,等等。

  各学校非常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如组织学员自主进行课外学习,阅读马列书籍、领导讲话、宣传册子、时事材料,以此激发阶级和民族觉悟;召开生活讨论会,既讨论教师所授功课,又自主检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的不足,学校领导和老师再结合讨论情况进行辅导,使学员尽快地学习、理解和消化。有的学校还成立了学员互助小组,号召“先进的帮助落后的,落后的赶上先进的”,既缓解了教员紧缺的压力,又培育了团结精神,增强了政治认识。

  坚持培养军政干部与凝练办学精神相结合

  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各抗日干部学校普遍重视办学精神的培育,培养学员“为抗战而拼搏到底”的学习热情和“以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积极的校园文化来感染师生。当时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风、校训、校歌,学校的办学精神和理念都体现在里面,如中央党校的校风为“实事求是”;抗大的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更是唱遍了整个边区。各学校还普遍设立了俱乐部、救亡室等自治式组织,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开展体育运动、学唱革命歌曲,自主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教育。当时的干部学校里充满着团结精神、革命友爱、吃苦耐劳的精神与学习情绪,这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师生学习战斗的积极性,为学校克服物质困难、培养优秀军政干部奠定了精神基础。

审核:杜国胜 编辑:程海军 朱俊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