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学习研讨

有党的领导 心才踏实

来源:洛阳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8年05月17日

  那一日,2017年10月4日,我落脚在贵州黎平侗寨的一家民宿客栈中,一边惊叹于梯田的美和民风的朴实,一边听着客栈老板讲述自己的故事。

  老板姓陆,从小生长在黎平这个贫困县里,年纪轻轻,却已经是四个娃儿的爹了。他开的客栈位于堂安,是用自己家里的老宅改建的。听他说,前些年,最先靠旅游脱贫的是堂安山脚下的肇兴侗寨。地理位置差别不大,同样远离都市的热闹喧嚣,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四处被彩色的梯田环绕,可以说,“农妇、山泉、有点田”,就是这里最淳朴的写照。

  但是,肇兴在山脚、堂安在山上。山路十八弯啊,当山沟沟里的肇兴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且成效显著的时候,山坡坡上的堂安还是一片村落凌乱、庭院破败的景象。陆老板回忆说,那个时候,他自己在广东打工,妻子就在家照顾孩子,真心过得不容易。

  好在,党的政策来了,给村里修公路,给村民讲解“靠山吃山”,怎样在家门口挣钱、怎样用田间美景和侗家民俗吸引外来游客。很快,盘山公路通了,自来水也通了,明亮整洁的木结构新房子也建起来了。堂安变了新模样,他从广东回来了,和妻子一起开了新客栈,每天都把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地迎接客人。

  他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如今,自家的草窝也能变金窝银窝了,你说,高不高兴?”对于朴实的侗家人来说,没有谁愿意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地去外地挣钱养家糊口,他们更希望是,一亩三分地间,就能耕耘出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与甜蜜。

  听完陆老板的故事,我若有所思,不禁想起一句话:“一个民族,不能总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想起了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三集里的西藏自治区扎西岗村的第一书记洛措。

  村民拉卓玛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洛措帮忙申请到的生活补贴从200元提高到了600元——甭管是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还是住房改善、农业生产,只要是国家173项扶贫政策里面的,洛措比谁都更清楚谁家具体需要哪些帮助。

  然而,这样勤勉工作的洛措也有感到特别无助的时候,两年里,她反复奔波,都没能说服贫苦户罗桑家采纳她的易地搬迁建议。

  连洛措自己都说,25岁的她没有结婚,却有了当妈妈的感觉,因为他们自己不操心的事情,她要去替他们操心,他们还不理解她的苦心。但是,洛措一想到由于她的努力,他们将来可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她就觉得很欣慰,将来的某一天他们肯定会懂她当初的心情。

  这不仅是一名年青扶贫干部的心声,更是全国奔忙在基层的77.5万名驻村干部的真实写照。

  正是“决不放弃任何一个贫困户”的执念,促使洛措一而再、再而三地踏进罗桑家。终于,在帮罗桑的土地找到租户,把罗桑一家带到安置点的新家参观后,罗桑放心了——党给他们考虑的不是一次性“输血”,而是扎扎实实地“再造血”:所有的安置点都有配套产业,像农业产业园、酿酒厂,还有制作手工艺品的工业园区,等等。

  我想:正是有了无数个像洛措这样全心全意为村民们考虑并努力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的驻村干部,我们党中央才敢庄严承诺,绝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再联想到我们现在宏伟的中国桥、宽阔的中国路、优质的中国车、霸气的中国港、高速的中国网,我的内心不由得涌起强烈的自豪感。但是,我一点儿也没有忘记我们每个人体面、便捷的生活后面,有多少人在为大家默默付出。

  记得知乎上面,有一个匿名用户在中秋前夕对《辉煌中国》这部纪录片抒发了这么一段情感:

  “父亲是铁建员工,我现在也是。父亲干的是铁路,我现在干的是房建。从小时候起,我就只知道父亲在工地上。有一年春节,父亲忙、没回来,看春晚时,母亲躲在房间里悄悄地抹眼泪——后来,我长大了,在外地上中学,开始了我们家长期三地分居的日子。我问过我父亲,‘您干过多少铁路、公路项目?’父亲说了句,‘记不清了。’嗯,记不清了。这部片子里的多少人也记不清自己干过多少工程、做过多少工作、拧过多少螺丝钉、安装过多少结构……以及离开家人多长时间了。快到中秋了,祝没法回家过节的工地上的工友们节日快乐,我们在一起!”

  看过后,鼻子一直很酸,每一个字眼都长时间地回荡在心间。有时候,我们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却能在最平实的语言中受到感动。

  我明白,中国人民的今天,是我们党带领着人民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出来的。没有党的领导,不行;离开了万千人民,更不行。作为人民的一员、党的一份子,我禁不住要为党和人民的智慧成果点赞,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改革喝彩。

  有党的领导,心里踏实。现在,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的各族人民都满怀着希望,汲取着满满的正能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着。广大人民群众切切实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触摸到了发自内心的满满获得感。(贵州省纪委省监委派驻省文化厅纪检监察组 苏肖雯)